价格调整,我市核酸检测再降价! 单人单管13元/人次 多人混检最高收费标准3.4元/人次 抗原检测总费用不得超过5元/人次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网站发布消息 为适应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有关要求 降低群众负担和社会成本 2月3日起 我市再次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和抗原检测项目价格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单检的最高限价由每人份16元调整为每人份13元。不再区分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筛查、常态化检测多人混检计费标准与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多人混检的政府指导价,统一为最高不超过每人份3.4元。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按照“检测项目+检测试剂”的方式计费,检测总费用不得超过5元/人次,其中,检测项目最高价格1元/人次,抗原检测试剂(含采样器具)零差率销售。 上述新冠病毒相关检测项目价格均为政府指导价,公立医疗机构实际收费标准不得上浮,下浮不限。对于群众仅检测新冠核酸和新冠抗原的,公立医疗机构免收诊察费;患者自测新冠抗原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收取“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的费用。 公立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收费相关政策,严谨违规收取相关费用,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认为,该情况并非病毒本身发生变化,而是与先前大规模人群感染形成免疫屏障有关,短期内病毒传播速度会变慢。后期仍有可能出现高峰,但情况不会像去年年底一样严重。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22年12月以来,部分省份建立居民抗原检测信息收集应用程序(APP),居民可自愿上传抗原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较低,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7日报道,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率所呈现的下降趋势,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解释称,“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29日向中新网介绍,过去两个月大部分地区有80%以上人群感染,从而建立了免疫屏障,短期内病毒传播速度会变慢,感染人数会下降。 WHO宣布: 新冠全球紧急状态尚未结束
1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举行了关于新冠(COVID-19)大流行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和评估当前的新冠大流行是否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随后,WHO于1月30日发布声明称,委员会一致认为,COVID-19仍然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有能力对健康和卫生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据悉,2020年1月30日,WHO 关于新冠(COVID-19)大流行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突发事件委员会曾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年3月11日,WHO 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global pandemic)。 此后每隔几个月,该突发事件委员会都会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新冠大流行是否符合称为「PHEIC」的标准。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高福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表示,到夏天或者秋天,有可能世卫组织会宣布大流行结束。 在1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而当前的疫情情况,从核酸检测量及核酸阳性率等等数据中也可见一斑。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其中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核酸退场,检验人无需再穿着防护服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但这似乎并非对于所有检验人来说都是好事——有人反映目前出现了裁员的倾向,甚至有人已经被辞退了。在多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趋势下,势必会造成一大批人的薪水下调或是面临失业,而这也是目前疫情状态下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今年已经是疫情第三年。或许,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逐渐叫停,也预示着离疫情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新冠疫情终将结束。我们始终期待着没有核酸检测、没有口罩、出门不必看各地防疫政策,可以放心出行的那一天!
|